近两年我国机床行业确实遇到了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为发展数控折弯机产业,我国政府和机床企业也做出了努力。但是,俗话说“治标不治本”,那么数控折弯机行业尤其是高端数控机床的突破口在哪里?
突破之路在哪里?
目前,全球机床行业仍处于低谷,行业复苏迹象不明显。国内机床行业呈现出三个特点:行业处于模仿阶段、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中低端市场深度纠结。业内人士表示,中低端去产能、高端替代进口、进军机床消费市场是国内机床行业突围的三大关键路径。
其中,中低端去产能的推进,有赖于企业、地方政府、国家的通力合作。这一过程中的阻力包括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其他利益博弈。此外,去产能后的人员安置以及高端产能的资金和研发投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端数控机床替代进口是现阶段国产机床最大的目标和机遇。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如日发精机、亚威、沉阳机床、广州数控等企业已经具备了特定的高端数控机床技术积累和生产加工技术。短板在加工精度和产品稳定性上与国外存在差距。如果解决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化问题,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的差距将明显缩小。
从整机装配到机床消费领域,是数控折弯机行业突围的第三条路径。尽管机床市场低迷,但机床消费市场形势良好,机床零部件相关上市公司表现不俗。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虽然机床市场增速几乎停滞不前,但机床关键零部件更换市场巨大;此外,二手机床改造升级的后机床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发展仍可期待
打破上述三个路径的桎梏,加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政企合作的深化,机床行业将快速发展。据了解,由于国防、航空、高铁、汽车、模具等关键装备制造业的需求量大增,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近五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37.39%。结合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总资产和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数据,按照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初步测算到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资产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机床装备的重要性在《中国制造2025》和技术路线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高档数控机床已被确定为制造强国战略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其他九大重点领域的突破也取决于机床装备能否带头壮大。数据显示,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增长良好。不过,这个市场几乎被国外高端数控机床所垄断,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安全。”数控折弯机行业的发展历程证明,数控折弯机的关键核心是不可回购的,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相信经过5-10年的努力,中国家电、手机等行业的今天,对于中国数控折弯工具乃至整个机床行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